成功案例
福田区杀虫公司 小区绿化消杀蚊虫
- 作者:深圳白蚁防治中心
- 发布时间:2021-01-28
- 来源:
入夏以来,深圳持续高温多雨,蚊虫繁殖进入活跃期。为有效控制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福田区景田社区景桦花园小区近日开展了一场科学系统的蚊虫专项消杀行动。这场由社区党委牵头、物业公司具体实施的"灭四害"工作,不仅展现了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更折射出新时代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实践。
7月中旬的消杀行动启动前,社区网格员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进行全覆盖宣传。在数字化管理方面,依托覆盖98%住户的业主微信群,提前72小时推送消杀日程、注意事项的电子公告,并设置智能提醒功能;在传统宣传层面,不仅在每栋楼宇公告栏张贴图文并茂的通知,还针对老年居民开展上门讲解。这种立体化传播模式确保了信息传递无死角,居民何女士表示:"提前收到物业发的防蚊贴士,连婴儿车防护罩怎么选都讲得很清楚。"
在物资准备阶段,物业服务中心严格遵循《深圳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要求。采购的氯氟醚菊酯类药剂具有国家农药登记证号,其微胶囊悬浮剂型能延长药效持续时间,同时对人体安全性达A级标准。设备方面配备的超低容量喷雾机采用涡旋气流技术,能使药液微粒直径控制在50微米以下,确保绿化带深处的蚊虫栖息地也能得到有效覆盖。消杀队长王师傅介绍:"我们使用的热烟雾机能在30秒内使地下车库密闭空间温度升至60℃,这种物理灭蚊方式可避免化学药剂残留。"
行动当日,6名持证上岗的专业人员分成三组展开作业。地下空间组重点处理集水井、电缆沟等23处积水隐患点,采用吡丙醚颗粒剂抑制蚊幼虫发育;环境组对2.8万平方米绿化带实施"地毯式"处理,特别对56个雨水篦子实施蚊幼缓释剂投药;清源组则发动居民志愿者清理阳台花盆、闲置容器等小型积水136处。值得注意的是,作业采用分时段错峰施工,早间处理公共区域,午后进行入户协助,最大限度降低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这次消杀不是简单喷药,而是整套环境治理方案。"社区党委书记李伟指出。数据显示,通过一周的持续干预,小区蚊虫密度从消杀前的23只/人工小时降至4只/人工小时,达到国家C级控制标准。更值得关注的是建立的"三位一体"长效管理机制:每月5日的"全民清洁日"组织卫生死角清理;引进智能蚊虫监测系统,在关键区域布设12个物联网监测终端;组建由业主代表组成的卫生督导队,实现社区治理的共建共治。
在健康促进方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同步开展"防蚊知识进家庭"活动。全科医生团队制作了包含登革热预警地图、蚊虫生命周期图示的科普手册,特别提醒居民注意白纹伊蚊在午后3-5点的活跃时段。针对家有孕妇或婴幼儿的家庭,还提供纱窗安装补贴等个性化服务。这种将病媒防控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的模式,使居民防病意识显著提升。
从景桦花园的实践可以看出,现代社区蚊虫防控已从传统的应急消杀转向综合治理。通过党建引领下的多元主体协作、科技手段赋能、居民广泛参与,既解决了眼前的蚊虫困扰,更构建起长效的社区环境健康管理体系。这种"治未病"的公共卫生思维,正是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体现。随着深圳进入登革热流行季节,此类科学化、精准化的社区防控模式,或将为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提供新的实践样本。
- 上一篇:龙岗平湖白蚁防治 家里抽柜成了白蚁巢
- 下一篇:文件柜白蚁灭治